首都师范大学黄树先教授受邀来我校讲学

11月4日晚,首都师范大学黄树先教授,于新校区A座124教室应邀开展了“乡土文献与地方方言”主题讲座,该讲座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南大学)系列讲座,由中南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贺天琪主持。

讲座伊始,黄教授从比较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入手,从两者在学术层面上的差异性引出:方言作为普通话的一种变体,具备自身完整的,独立的体系。黄教授强调,应将方言视为一种语言,对其予以充足的重视,而不应矮化其语言地位,指出了方言研究的重要性。


在随后的讲座中,黄教授在传统“田野调查”在基础之上,指出了乡土文献对于方言研究的巨大作用。黄教授从乡土文献的概念出发,以身作范,讲述了其对自身家乡黄陂的历史、语言研究,在生动可感的事例中,分门别类的介绍了相关研究工作,包括对语音,语法及词汇系统的研究,特别指出了地方特色、多样、丰富的乡土文献作为词汇系统研究的资源宝库作用。

黄教授强调:乡土文献在形态上存在着多样性,这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正是由于文献来源复杂,形态多样,应用广泛,以及现代网络的兴起,有关信息不断的更新迭代,从而形成了海量的信息,所以对于文献的收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黄教授特别指出:“收集地方文献要有耐心,恒心,持续不断的坚持。”

此外,黄教授还提出了文献鉴别与利用的观点:现代网络降低了人们参与相关工作的门槛,同时也导致了相关学术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存在着羼杂作假的情况,这就更需要我们从口语与书面,当代与传承,本土与通用这几个维度来仔细的进行鉴别。唯有如此,才能将乡土文献应用于方言词典的编撰工作中,使得方言词典得以有充足的佐证与注解,形成一个更为完备丰富的体系,使得词义的理解更为生动易懂。

最后,黄教授特别指出,随着现代社会的演进,方言的消失不可避免,而最好的保护便是在其消失之前进行完整、充足的保留与记录,编撰大型的方言词典,同时,黄教授也希望各位青年学子,关注家乡的文化,历史,语言,积极参与相关的研究保护工作,让一个个曾经熠熠生辉的文字语言得以传承。大为提高了青年学子们的家乡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讲座结束后,黄教授还与我院学子进行了深入有趣的讨论与交流,现场气氛一度热烈,让学生们对于乡土文献与方言研究的关系和作用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讲座在学生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撰稿:徐进

图片:吴晓雨

初审:贺天琪    复审:曹修禺    终审:刘新少



2024-11-04 19:00

编辑:曹修禺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