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周勇莅临人文学院,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跨文明视域中的思想迁衍:国际传播的概念流变、普遍化及其体系再造”的讲座。由我院院长、教授范明献主持,七十余名师生参与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
讲座伊始,周勇教授指出,在当下的国际传播格局中,西方凭借其长期以来的主导地位,牢牢掌控着全球事件的解释权。这种不对等的话语权经构,使得发展中国家在面对价值观冲突时,往往难以摆脱资本主义主导的国际传播体系的束缚,陷入被动应对的困境。周勇教授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指示,为打破这一局限、构建新型国际传播体系提供了战略指引。
在探讨国际传播体系的根源时,周勇教授从概念的起源和流变切入,层层剖析。他指出,国际传播概念的起源不应简单地视为“国际”与“传播”的机械组合,也不能仅仅从“传播”角度追溯一些孤立的跨国交往事件。正确的研究路径应是从世界交往实践的宏观维度出发,秉持多文明中心和多主体的角度,同时注重概念的普遍性意义。
随后,周勇教授进一步阐述了国际传播概念的普及与关键流变。从早期的外国新闻到宣传的转变,再到从对外宣传到发展传播学的演变,资本主义的增殖性和扩张性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它不仅推动了国际传播概念的普及,也导致国际传播实践逐渐偏离了其本质的“交流”属性,演变为资本主义的独占话语。
面对国际传播新体系的构建这一重大课题,周勇教授提出了重构国际传播的元理论、元叙事和普遍概念的可能性。他指出,要从人类文明交往与文明共生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出发,以“和”思想为元理论,以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为元叙事,打破资本主义扩张逻辑,构建一个平等、互助、共赢、多元、包容和开放的新型国际传播体系。
这场讲座为我院师生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也激发了师生们对于如何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国际传播秩序的深入思考。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为我院的学术交流活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案:杜银
图片:杜银
初审:鞠鹤 复审:曹修禺 终审:刘新少
2025-03-14 20:35
编辑:曹修禺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