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周明初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2019年12月7日下午3时,一场主题为“古代文学与交通”的学术讲座在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329会议室如期举行,主讲人为浙江大学周明初教授,主持人为中南大学晏选军教授。

人类日常的基本活动,不外乎衣、食、住、行;而就学、应试、出仕、经商、作工以及探亲访友、旅游等,均需要出行。周教授指出,文学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与出行相关,或是出行的直接产物——纪行纪游诗文、山水诗、边塞诗等均与交通有关,可以称之为“交通中的文学”,如《滕王阁序》、《渡汉江》、《度大庾岭》;还有一些文学作品,虽然不是出行的产物,但其中的描写包含了交通问题,我们可以称之为“文学中的交通”,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交通包括道路、驿路、车马、舟船等要素,各朝各代建立以首都为中心通向各行政地区及边地的交通网络,对各地进行有效的控制;我们现在的许多交通干线是汉唐以来逐渐开拓出来的,基本是利用了古代的驿路。接下来,周明初教授通过具体的诗文事例,向大家详尽细致地解读了古代文学中的交通路线、交通问题。周教授展示了唐代的交通地图,解答了“王勃去交趾,为何会经过南昌”这一问题,唐代建立了与长安和东都洛阳为中心通向全国各地及边地的交通线路,周明初教授罗列了自汉唐以来,从关中和中原地区前往岭南方向的三条主要线路,其中一条便途径洪州(南昌)。

此外,周明初教授还绘制讲解了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所想象的回乡之路,再现当年的路程。关于《牡丹亭》中杜丽娘游园惊梦的情节为何安排在南安府大庾岭这一问题,周教授也有着深刻的见解:这主要是因为北宋都城在汴梁,南宋都城在临安,汴梁与临安是两大交通中心;两宋时出入岭南,一般途径江西而非湖南,江西正是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在宋代至明代盛极一时;汤显祖当年贬官广东徐闻,往返行程均经过了大庾岭。周明初教授还启发学生思考,细致耐心地描绘了剧中柳梦梅从广州至临安应试的行进路线,以及汤显祖从南京贬官至广东徐闻的线路。

最后,周明初教授强调了历史地理、古代交通对文学研究、文献整理的意义。交通的发展和改善,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影响着文学的发展,与文学题材的拓展、文学表现力的提高、文学观念的变迁、文学地域性的产生和消亡等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当前数字化的时代,研究者更应该注意考证作者生平,对作品进行编年,提高研究的精细准确度。

近年来,虽然文学地理研究领域逐渐受到关注,但是关于“古代文学与交通”的研究场域仍等待我们去探寻、发现、挖掘,周明初教授给予了我们诸多启发。在与会师生的热烈交流中,本次讲座于下午5时许圆满落幕。

 

2019-12-09 10:41

编辑:王颖娇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