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中南大学与江华瑶族自治县教育局合作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第四期培训班开班典礼在文法楼222会议室隆重举行。这是双方为进一步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江华瑶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江华瑶族传统文化传承与进步储备人才,推动江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而实施的有力举措。中南大学办公室副主任兼扶贫办主任雷先阳、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罗军飞、院长白寅、副院长刘新少、党政办主任欧小芳、江华瑶族自治县教育局人事股领队冯艳萍及江华瑶族自治县50名教师出席本次典礼,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教授李星辉主持典礼。
(图为开班典礼现场)
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帷幕。培训班领队冯艳萍培训班领队首先代表江华瑶族自治县教育局对中南大学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她希望参加培训的老师能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进行充电和提升,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以良好的学习状态和优异的成绩回报中南大学,特别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周到安排。
(图为冯艳萍领队发言)
学员代表郑巧老师表示,本次培训是一场传统文化与师德教育的及时雨,对于增强培训班学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感悟,帮助江华教师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涵养师德具有重要作用。她表示各位学员在培训期间将认真学习,努力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识与力量,回到工作岗位后将及时把自己参训时的所思所感传达给同事和学生们,发挥好引领辐射和示范作用。
(学员代表发言)
雷先阳主任对第四期培训班的成功开班表示祝贺,对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积极承担和推动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表示感谢。他指出,江华瑶族自治县是中南大学助力脱贫攻坚的定点帮扶单位,8年多来,中南大学在产业扶持、医疗改善、基础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全力助推江华县脱贫攻坚,共投入帮扶资金4117万元,引进帮扶资金4921.045万元,培训各类人员13235人次,购买县内相对贫困地区农产品2907.67万元,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2564.24万元,在江华人民的共同辛勤努力下,江华县走上了小康之路。2021年2月25日,江华县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接受表彰。中南大学扶贫工作成绩也多次受到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与表扬。雷主任最后对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投入培训班的师资力量进行了简单介绍,鼓励江华的各位老师把握好机会,做到愉快学习、满载而归。
(雷先阳主任发言)
白寅院长在发言中代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对前来培训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白寅院长指出,江华县在实现全面脱贫之后,让文化教育跟上江华总体发展的步伐就显得更加重要。这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培训班的开展正是是对新的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他指出,民族的未来在于教育,也在于各位老师的师德涵养,中南大学向来重视师德师风及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紧紧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条主轴,全力构建起了适应当代中国现代化教育的师德师风涵养机制。他希望这期培训班能通过彼此共同的学习交流取得累累硕果。
(白寅院长发言)
自2016年起,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即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精准扶贫工作号召,先后组织200余名学生前往江华开展实地调研。2020年1月12日,中南大学与江华签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项目。该项目是中南大学与江华瑶族自治县教育局合作项目,旨在通过教育扶贫,帮助江华建立起一支热爱实践并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老师队伍,提升全县教师师德水平,助力脱贫攻坚。
(图为培训班成员合影)
今年4月,中南大学继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项目,第四期培训班如期召开。本次培训持续四天,将围绕“传统文化精神研学”“传统文学书写品鉴”“传统艺术样式赏析”和“文化实践活动”四个专题开展系列活动。(文新院融媒体新闻中心供稿)
(撰稿、摄影:谭河)
2021-04-25 18:35
编辑:王颖娇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