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组成乡村振兴联合课题组走进平江县泊头村

5月22日,为切实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更大突破,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与商学院组成的联合课题组走进平江县泊头村,调研乡村发展情况。中南大学文新院传媒系主任易龙、副主任凌菁,中南大学融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盛虎、成员舒丽瑰老师,中南大学商学院李世辉教授等一行到财政部定点帮贫的平江县加义镇泊头村,就学校如何担负起“将科研书写在中国大地上”的历史使命,服务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助力打造湖南省内特色乡村,与当地村委展开具体讨论。

(图为联合课题组在泊头村村民服务中心楼前合影)

2017年以前湖南省平江县加义镇泊头村是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产业空壳村,村集体收入为零。2017年财政部刘斌樑同志担任加义镇泊头村第一书记后开始狠抓产业发展,先后引进碧桂园扶贫项目,吸引外出能人回乡创办酱干厂等产业,重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创造性提出村民小组“三人小组”机制,受到财政部部长刘昆同志,湖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殿勋同志的肯定,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项目资金2300余万元,新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2处、村级小学教学楼1栋,硬化10公里村道,修建2公里灌溉水渠、10口山塘、2座危桥等,使得泊头村逆袭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但扶贫干部任期到期之后,被帮扶村庄如何延续辉煌,做好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从外部“输血”转向内部“造血”,成为需要破解的难题。作为助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智力引擎,中南大学在破解持续帮扶村庄问题,打造湖南特色乡村方面大有可为。

中南大学的联合课题组与泊头村村委会展开友好协商,确定泊头村为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的教学与实践基地,并将围绕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红色教育等方面与泊头村展开合作帮扶,促进泊头村成为乡村产业振兴实践基地、乡村治理研究教学基地、党建与红色教育基地,使其乡村振兴示范点的作用得到充分且持续性地发挥。

确定合作事宜之后,中南大学联合课题组还现场听取了“三人小组”运行情况的汇报,实地考察了泊头村的产业发展情况,参观返乡能人的酱干厂、红茶加工作坊等,教授他们如何开设农产品营销号的技巧,为创业农户如何提升产品品质、营销推广提供初步建议,为双方接下来的系统合作营造良好开端。当天行程紧凑,内容丰富,教师们和当地村干部及村民们都收获满满、意犹未尽。此次交流为学校助力乡村振兴开了好头,相信接下来双方合作会更加深入,乡村的明天也会越来越好。(文新院融媒体新闻中心供稿)

通讯员:舒丽瑰

2021-05-25 16:44

编辑:王颖娇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