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8日晚19:00,《出版与印刷》执行主编靳琼编审应邀莅临我院,通过腾讯会议现场直播的形式,带来了一场“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内涵及转型路径”的主题讲座,本场讲座由刘玲武博士主持,吸引了上百名师生参与。
讲座伊始,靳琼主编以“数字化时代怎么做好期刊数字化出版工作”一问点题,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当前期刊编辑的工作内容,展示了作为期刊编辑人员的工作流程,其中包括投稿、审稿、编辑加工、格式排版、修改校对等工作,对上传稿件、自动排版、投审稿的运作流程以及服务号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在线操作指导,实现了期刊内容生产数字化,出版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包括传播渠道的网络化。
接着,靳琼主编带我们回顾了期刊的发展历程及数字期刊的发展阶段。期刊最早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欧洲出现的抄写在羊皮纸上最新消息,即“手抄新闻”,随着14世纪造纸术传入欧洲,抄写在纸上的“手抄新闻”,成为定期提供的商品;15世纪中期,古登堡发明活版印刷术,出现了最早的国家邮政服务业务;15—16世纪的活页新闻是期刊和报纸的维形;1588~1598年间,世界上最早的期刊《书市大事记》诞生;1665年,《学者杂志》创刊,首次采用 Journal一词作为刊名,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份真正的期刊诞生;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出版会刊《哲学汇刊》(后改名为《皇家学会哲学汇刊》),是世界学术期刊的鼻祖,至今仍在出版。最早的数字期刊是20世纪70年代的联机型数字期刊,《化学文摘》《生物学文摘》《科学文摘》开始发行磁带版本,并建立联机系统提供世界各地的终端用户检索;第二阶段是单机型数字期刊,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将信息内容存储在磁盘、光盘等存储介质上,直接提供给用户使用;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数字期刊进入了网络型出版阶段,表现形式上以印刷版期刊的网络化传播和期刊数据库为主;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期刊呈现出多媒体互动特征。。
随后,靳琼主编在介绍数字期刊以及期刊的数字化的基础上,认为当前加入大型数据库是期刊实现数字化最便捷的途径,自建网站是期刊实现数字出版的重要途径,此外还可以开发基于移动端的期刊App以及综合利用社交网络媒体等。
最后,靳琼主编提出,作为媒介的“期”和“刊”最终会消失,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是怎样通过技术性手段进行价值的延伸,如何通过数据化整合,定制用户精准画像,制造定制化产品以及实现内容的场景化,真正实现期刊的数字化。
随后的互动环节中,与会同学热情度高,积极提问,踊跃发言,针对生产云平台的搭建、期刊定位、选题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相关解答。本次讲座给在场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从中汲取了经验,增长了见识,受益匪浅。
中南大学文新院2020级研究生 李嫣然
2021-06-23 08:15
编辑:鞠鹤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