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中南大学融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年度第二次学术分享会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30会议室召开。会议由融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盛虎副教授主持,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罗军飞,副院长刘新少,传媒系主任易龙,研究中心专家成员、研究生及本科生代表等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开始,盛虎老师对本次会议内容做了概括,并向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欢迎。这次会议由冯杰、贺天琪老师以及朱菁莹、李静怡和李慧伶同学来分享,本次会议的主题主要包括基于研究优势和实务需求的新闻传播学选题思考、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收集的经验分享,供大家学习交流。
我院冯杰老师向大家分享近期参加中国新闻史学会年会的基本情况,该年会以“新文科与未来传播: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为主题,并分析年会中的热点话题及未来国家和学术圈可能关注的研究问题,鼓励大家在现有研究上做出创新。随后,冯老师分享了他从计算传播学角度,研究的关于美国主要政客推特文本对我国形象构建的研究成果,他采用的扎根理论方法,并运用计算文本提取的相关方法获取研究数据,让我们对新闻研究的话题感到焕然一新。
我院贺天琪老师向大家分享了“新闻与语言”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现代语言学能为新闻传播学做什么?”的问题,将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标题同网络时代新闻标题作了鲜明对比,对高点击量新闻标题的信息抑制机制进行分类,并提出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地方新闻和文化内容创作与多媒介传播中,对新闻标题和语态表达可能遵循的规律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朱菁莹(金融学术硕士研究生)分享的题目是“影视并购项目特征分析的QCA方法的应用”。首先以鱿鱼游戏为例开始,对QCA研究方法的机理以及在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可用性进行了介绍,并以“我国影视传媒上市公司并购项目选择对绩效影响研究”为例,分享QCA方法运用中的变量选择、数据赋值、计算结果输出及研究结论撰写等过程,对于丰富本学科研究方法做了一些知识经验上的分享。
李静怡(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围绕“多案例论文写作心得分享”进行阐述,从论文介绍、写作历程、心得体会三个方面展开;论文的选题是“爱奇艺、B站、快手网络视频平台差异化发展的案例研究方法”,指出论文写作中,寻找基础理论支持是文章写作的基本逻辑,研究论文的双边市场理论就是统一三个网络视频平台分析逻辑的基础,同时分享了论文写作中数据收集与整理过程,以及相关研究结果。
李慧伶(文化传播与文化产业学硕士研究生)分享了“县级融媒体APP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课题,从研究背景、问题、D&M模型、研究设计创新点和调查问卷展开,指出了目前县级融媒体APP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使用意愿给出了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作为研一的学生代表,在进校学习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作出一个有分量的汇报,值得大家学习!她的导师总结指出:研究中注重文献阅读与归纳、学习并掌握研究方法,有助于把握住研究问题的逻辑,这也是新进研究生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门槛,而持续的投入与不懈的努力是研究生论文写作的首要投入。
会议最后,罗军飞书记作总结发言:“感谢盛虎老师组织这次会议,大家敏锐地感觉到这次会议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参与度很高;各位分享的老师和同学都做出了贡献,对于现实问题的把握非常准确,提出了很多的研究方法,大家都有收获,所以我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学术会议。”
融媒体新闻中心供稿
撰稿/摄影:杨柳青
初审:樊媛
复审:易龙
终审:刘新少
2021-11-01 08:41
编辑: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