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彭建国教授应邀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12月15日上午,“实验语音学”专题学术交流活动在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30会议室顺利举办。活动特意邀请湖南大学彭建国教授来指导实验语音学教学与学习工作,我院李星辉教授主持,中文系教师贺天琪博士及中文系研究生、本科生线下参与。

彭建国教授现任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曾先后师从鲍厚星、潘悟云、朱晓农等国内语言学学界大家,在《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多项科研项目,出版《湖南方言实验语音学研究》等多部著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语音学、汉语方言学、音韵学与演化音法学,在实验语音学研究与教学方面经验丰富,成果丰硕。彭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的思考与体会,对实验语音学辅音研究部分中的核心概念、研究方法、考察要点等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讲解。

彭建国教授首先同大家分享了自己学习、研究实验语音学的经历和心得,继而从“实验语音学能做什么”和“实验语音学怎么做”这两个问题出发,指出研究者应在“不迷信”“不悲观”的态度下正确认识实验语音学的功用,踏实掌握实验语音学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以果推因式的解释研究。

接着,彭教授结合具体实验语图,对辅音实验语音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考察参数、研究重点等进行了深入讲解,为同学们掌握辨识语图要素的基本方法,捕捉运用实验语音学方法研究辅音的关键提供了直接帮助。他强调,当在调查中遇到不符合声学常规认知的语音现象时,一定要保持敏感与警觉,因为许多语言中的特殊演变情况恰恰会在这些非常规的现象中得到反映。

在最后的问答环节,在场老师、同学们都纷纷针对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进行提问发言,彭建国教授耐心地为“如何以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湘语和吴语在听感上的‘硬’与‘软’”“如何界定‘弛声’与‘半浊’”“是否可借助音轨方程解决湘方言研究中难以甄别舌面与舌叶发音的问题”等疑问一一提供了详细解答。

本次交流活动为同学们了解实验语音学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研究方法,开拓学术研究视野提供了宝贵机会,反响良好,与会同学均表示受益匪浅。

撰稿:文新院2021级中文研究生李婉琪

初审:李星辉;复审:樊媛;终审:刘新少

2021-12-17 11:33

编辑:刘新少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