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主办的首届智能传播与健康治理国际学术会议开幕。当天下午,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工作坊圆满举行,工作坊以中非合作背景下的健康传播研究为主题,由邹理副教授担任论坛主持人,范明献教授、易龙老师担任评议人。学校5名研究生分别围绕健康信息获取、疫情防控行为、涉医报道分析等内容做汇报。
主题报告环节,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秦怀、马豪豪、宁珂三位同学聚焦撒哈拉以南非洲中国务工人员的疟疾防治行为,从获取疟疾信息的行为研究、疟疾防治错误认知的研究、疟疾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研究三个角度展开汇报,探索撒哈拉以南非洲中国务工人员感染疟疾的影响因素,以期为针对这一群体的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湘雅护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邓文与同学的汇报探讨了肯尼亚建筑企业中中国工人艾滋病检测的预测因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发现近一年接触艾滋相关信息、对购买性性行为的态度与工人进行艾滋检测相关。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牛秀丽同学对新冠肺炎疫情前后医务人员对涉医报道的媒介接触与态度进行比较分析,并围绕相关结论对媒体的涉医报道提出建议。
范明献教授、易龙老师在评议中充分肯定了同学们跨学科研究的尝试,并针对同学们研究过程中存在的方法、思路等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邹理副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提到,新冠肺炎疫情显示出传播学在人类健康安全领域承担的重要责任,也激发了不同学科对健康传播研究的多视角思考,她希望同学们利用好研究基础,完善社会健康治理,回应时代需求。
文新院融媒体新闻中心供稿
撰稿:马豪豪
初审:周雯娟;复审:易龙;终审:刘新少
2022-01-05 10:23
编辑: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