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中西画家的物感——宗白华比较美学反思”

5月16日下午,清华大学哲学系肖鹰教授应邀来我院做了一场题为“中西画家的物感——宗白华比较美学反思”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哲学系雷良主任主持,哲学和其他专业的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肖教授以达芬奇的画作《雪峰》引出本次讲座主题,对中西方绘画传统差异论提出质疑。肖教授认为,关于中西方画家在绘画理想、绘画立场、绘画技法等三个方面的差别,宗白华先生做了非常充分的论述,但仍有值得探讨和完善的必要性。在宗白华先生看来,中国画强调明暗虚实的生命节奏,以游目周览的方式展现诗意的整体宇宙,追求气韵生动的品格;西洋画侧重将几何图案融合于和谐整齐的形式,以固定透视的立场展示具体、有限的境界。两种艺术的对比突出了中西画作的空间差异性——中国的空间是明暗虚实的、是移动的;西方的空间是融合于和谐整齐的、是固定的。宗白华先生这种比较美学思想,受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和费舍尔的著作影响颇深,对文化多元观和中西方绘画中所表现的空间形式十分重视,认为空间形式的差异最深刻地体现了文化的基本精神(世界观)的差异,不同的文化构成了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世界观构成了不同的空间理念,进而影响了艺术的表现形式。

此外,肖教授还展示了“Paris On Mount Id”等西方名画所表现出的对西方绘画原则的背叛,主张中西方绘画艺术之间并非绝对对立,二者有一种深刻的相同性——身即山川而取之,都强调要去捕捉自然的生机,把握自然的美,不能只做一个观望者,要深入体验,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随后,肖教授对中国画家沈周的《夜坐图》与西方画家塞尚的《圣维多利亚山》进行了分析,突出中西画家的物感不同。《夜坐图》反映了沈周思想的两个关键点:一是人的意识受感官刺激的影响,即沈周所谓的“形为物役”,只有在外静内定的时候,人的感知才会被放大,才能感知自然,并将其内化为自我的一部分;二是绘画所展示的内容不再局限于现实的样貌,而是反映人对所在世界的体验和了解,即沈周的“内外一体”的境界。

与沈周不同,塞尚——西方古典绘画的终结者和现代绘画的开拓者,一方面认为人类要尊重自然,向自然学习,另一方面又认为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并不是固定的、静态的,要重视对自然的追寻。塞尚在创作的时候并未把自己拘束在传统的、调好光线角度的室内,而是走进自然、观察自然,在自然中作画。

肖教授表示,若说沈周是在沉浸式的感触中体会自然,那么塞尚是以介入的方式和自然摩擦,形成独特感受,这便是绘画艺术的一个更基本的层面——物感。所谓物感其实是艺术家和自然的一种生命互动。通过沈周和塞尚画作的对比可以发现,中西方画家并不在一种简单的外在空间表现自然,他们在更大程度上把自己的生命和自然建立内在的关系,这种关系虽然受文化因素的影响,但画家的自我体会更重要,这种感性体验成为画家的风格和他们绘画最基础的东西。

最后,肖教授再次强调,从整体而言,中西方画家都是重视自我、重视生命的。虽然由于文化的不同,创作方式、创作立场和创作技法有差异,但这种差异不应该简单归结于中国画家做精神表现、西方画家做物体描绘。

在互动环节,肖教授对同学的提问进行详细答疑。临近讲座尾声,我院哲学系雷良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对肖教授的精彩演讲和精心准备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次讲座活动圆满结束。

撰稿:袁月

初审:雷良    复审:曹修禺    终审:刘新少


 

2023-05-16 17:30

编辑:曹修禺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