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胡志强教授应邀到我院讲学

2023年11月17日,中南哲学月系列讲座第三讲“科学中的信任与规范”在我院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中国科学院哲学所胡志强教授主讲。本次讲座由哲学系教授蒋美仕主持。

胡志强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认知依赖”切入报告主题,他指出,在人类的各种认识活动中,科学是一项成功的认知事业,可以从两方面解释其原因——科学的认知特征和科学的社会特征,且这两个特征无法分离,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大联系。胡志强介绍了三种研究途径:以默顿学派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和以戈德曼、基切尔为代表的社会认识论。

胡志强表示,传统认识论关心的是个体的知识和信念辩护问题,它试图弄清一个人的信念是如何在这些认识源泉的基础上得到辩护,并进而成为知识。另外,他人的证言(testimony)是个体的知识或得到辩护的信念的另一个来源,对证言的研究使认识论哲学家意识到,认识包含了社会维度,继而提出了社会因素的社会认识论。胡志强引入“认知劳动分工”这一概念,他认为,分工导致了认知依赖现象的产生,其中最广泛的是证言依赖,人们的绝大部分知识来自于他人的证言。在科学研究中也是如此,当一个科学家形成了某个看法,他应该援引证据来辩护这个看法,这样他的信念才是有理由的。但问题在于,他凭什么相信其他科学家的话是可靠的呢?对此,胡志强谈到还原主义和非还原主义,他强调“信任”在科学实践中的不可或缺作用。“信任”之所以能充当理由,是因为信任他人有利于获得更多真理,“信任”这种人际态度在科学信念的辩护上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认识打破了公众认为科学家的信念是建立在世界的客观证据这一事实。

胡志强以“什么是信任”来进一步讲述认知信任的结构特征。科学上的信任与社会信任不同,它涉及的是认识方面的内容,是认知信任(Epistemic Trust),这种信任意味着有预期,根据预期的类型可分为预见性预期和规范性预期。“信任”属于规范性预期,这种预期既有收益,也有风险,所以这对科学家的品德特征提出了要求;科学家既不能过于怀疑,也不能过度信任,要有“合适的信任”,在保守主义和批判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胡志强强调,仅仅通过科学家个体品德的规范,不能维系持久的信任关系,应在合作实践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共同体的信任文化。

最后,胡志强提出了两种判断科学家可信性的方式,一种是通过在日常联系中对一个科学家的观察来推断另一个科学家的可信性;另一种是科学家根据对“科学家”这个角色的规范性要求来判断另外一个科学家的可信性,后者符合绝大部分人对其他科学家的可信性判断。

在活跃、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针对讲座内容积极跟胡志强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本次讲座也在师生们的热烈讨论中落下帷幕。

撰稿:袁月

初审:蒋美仕    复审:曹修禺   终审:刘新少

2023-11-19 18:17

编辑:曹修禺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