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实习是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的了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检验高校教学成果、促进教学互动、增强教学针对性的重要契机。
9月2日至9月5日,人文学院传媒系组织2023级数字出版专业98名学生开展认知实习,依次前往湖南日报、湖南国际频道、红网与湖南教育报刊集团四个实习基地学习与座谈,并赴韶山开展红色研学之旅。本次认知实习主要突出两个主题,一是“媒体融合下传媒出版业的变革与发展”,针对当下数智技术发展给媒体、出版单位带来的业务流程、人才需求等方面变化,体验“技术+传媒”、“技术+出版”的前沿创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二是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通过缅怀革命先烈,踏寻伟人故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
9月2日上午,全体师生前往红网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和学习。在红网新媒体集团融媒体指挥中心,红网集团总编辑肖世峰详细介绍了湖南红网的历史文化和未来发展规划,并以“融媒体时代下如何做好一名新闻记者”为题和师生做分享。他认为,新闻记者不仅要拥有丰厚的学识、多媒体技能,还要锻炼“眼睛”和“耳朵”,即需要提高新闻热点的挖掘能力和对周围生活变化的敏锐度。此外,肖世峰还结合自身经历,为学生们未来求职就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肖世峰与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师生交流
9月2日下午,全体师生来到实习第二站——湖南教育报刊集团。《小学生导刊》、《高中生》等刊物的负责人依次向学生们介绍了特色栏目以及策划灵感,旨在展现融媒体时代下湖南教育报刊集团在内容生产和传播的独特竞争优势。随后,学生们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前往各自栏目的办公室,与一线的媒体工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与业务流程。学生们不仅亲身体验了媒体行业的日常运作,还就专业知识、行业趋势及未来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深入交流,收获颇丰。
9月3日上午,全体师生前往实习第三站——湖南广电国际频道。湖南广电国际频道是湖南省外宣的重要窗口,“国际传播四小花”之一的胡珍烨作为员工代表为学生们讲述湖南国际频道传播的“芒果模式”,剖析了其作为国际传播频道的独特价值定位和品牌塑造策略。国际频道传媒总助理赵勇辉指出,要注重灵活采用不同的场景潜移默化地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同时国际传播中更要凸显人文精神、人文情怀,鼓励学生们继续在人文领域深耕,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湖南广电国际频道“传播四小花”之一胡珍烨介绍频道概况
9月4日下午,全体师生来到了湖南日报社。学生们跟随讲解员参观了《湖南日报》社史馆,了解报社的历史沿革与辉煌成就。在座谈会上,各部门负责人围绕新闻采编、运营管理、技术保障等与学生们进行分享和交流,探讨了当前媒体行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我院师生参观《湖南日报》报史馆
《湖南日报》人力资源部部长李贵洪等人与我院师生交流
9月5日,师生共赴韶山开启红色研学之旅。在毛泽东广场,全体师生为毛泽东同志献花篮,以鲜花寄托对毛泽东主席的崇高敬意与深切怀念。随后师生们依次参观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故居、韶山滴水洞革命遗址,感受伟大领袖的深邃思想和卓越智慧。
我院数版专业师生在毛泽东纪念广场合影
本次认知实习是一次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宝贵契机,通过价值引领和专业探索,学生们对媒介融合下报、网、刊各媒体终端发展及相关产业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提升了专业素养;同时,韶山研学之旅是一堂鲜活的思政教育课堂,使学生们能真实感知伟人形象,更深刻地体会红色文化。
撰稿人:刘玮曼 车宇洋 史慧
图片:刘玮曼 车宇洋 史慧
初审:易龙 复审:曹修禺 终审:刘新少
2024-09-06 16:41
编辑:曹修禺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