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廖圣清应邀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非文明表达与群体极化的仿真研究:受众解读的中介作用”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院长范明献主持。
廖圣清以最新热点事件为例,引出网络空间中的非文明表达对群体极化的影响。他强调,己有研究仅关注信息本身所构成的框架,并未探究受众接触非文明表达框架后所产生的解读行为。廖圣清提出采用模拟仿真的方法,模拟考察意见表达中的非文明表达对群体极化的影响,并基于编码解码理论视角,引入受众的解读方式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并验证非文明表达、受众解读方式与群体极化三者之问关系的理论模型。
廖圣清指出,将SIR模型隐喻性地应用于网络舆论传播领域,可以更好地区分不同舆论阶段参与个体的状态,从而解释基于动态演化的非文明表达,受众解读方式与群体极化的关系。研究表明,非文明表达对群体极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众解读行为显著中介非文明表达与群体极化之间的关系。廖圣清总结提出,不同解读方式在非文明表达与群体极化中产生了重要的中介作用。该研究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理解编码解码对群体极化的潜在作用机制,而且对于治理非文明表达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就“研究中的变量问题”“模拟仿真方法中数据的来源与真实性”等问题与廖圣清进行探讨和交流。范明献对讲座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鼓励同学们深度思考,积极钻研学术研究方法,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撰稿:彭星睿
初审:鞠鹤 复审:曹修禺 终审:刘新少
2024-09-25 17:25
编辑:曹修禺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