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下午,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系所负责人研讨会在文法楼230举行。会议由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罗军飞主持,党委副书记刘亚红、各系所负责人及教学管理人员参会。
会议伊始,中文系主任龙丹汇报了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的进展与规划。学院已制定《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工作实施细则》,并于3月24日启动大讨论活动。后续将开展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调研,组织系所、学院层面研讨会,并于5月25日前形成总结报告。
罗军飞强调,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是学院当前核心任务。他要求各系所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学生学习成效、教育数字化转型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他指出,应优化大一课程设置以提升大类分流效果;同时强调英语学习对学生考研的重要性,要通过优化培养方案筑牢学生专业根基,增强就业与升学竞争力。
刘亚红提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建议构建全员育人生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她强调需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强化知识体系构建,并要求学院行政队伍全员参与、积极投入学生工作。
本科生教务办主任习婷建议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优化课程设置与考核方式,减少课堂灌输依赖。针对创新创业活动,她主张优先夯实人文学科基础,鼓励学生在学业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导向的创新项目。
哲学系主任雷良与副主任谭杰提出,需对照国家目标补齐课程体系与创新教育短板。建议调整哲学专业实习时间安排,优化高等数学等课程设置,增设人工智能伦理选修课,以应对AI技术冲击。
高教所所长莫甲凤提到,高教所通过《现代大学教育》期刊推广学校教育教学理念,并反馈了研究生因导师不支持“国优计划”导致情绪波动的问题,呼吁学院重视此类矛盾并制定解决方案。
教工传媒党支部书记朱承璋、传媒系副主任冯杰结合教学实践,建议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拓展实践基地建设。针对学生反馈的数据库课程难度过高问题,提出适度降低数字出版专业选修课难度;同时,应增加教学实践环节及针对性辅导,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升学成功率。
中文系陈文波老师建议优化大类招生与专业分配机制,增设数字人文课程作为学科交叉切入点,强化学生跨学科视野;同时提议将文献学纳入必修课,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学工办主任唐苗表示,将通过专题研讨会、年级大会等形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与职业规划指导,助力学生明确发展目标,提升升学与就业质量。
本次研讨会聚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核心问题,明确了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创新、学生发展支持等重点方向,为学院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教育强国实践贡献了智慧。
撰稿:袁俊
初审:曹文珍 复审:曹修禺 终审:刘新少
2025-04-08 20:59
编辑:曹修禺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