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聚”公开课:邂逅红楼人物映衬之美

4月21日上午,在中南大学潇湘校区A座410教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理论公开课,课堂聚焦“《红楼梦》的典型人物与对比映衬艺术”主题,带领学生深入领略古典名著中典型人物的独特魅力。学校本科教学督导专家吴玲英教授、陈媛副教授,学院党委书记罗军飞,院长范明献,副院长刘新少、龙丹,以及中文系、哲学系、传媒系、高教所的相关老师到场观摩。  

课程由中文系副教授魏颖主讲。她以生动的教学风格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为学生们带来一场思想与艺术的双重盛宴。课程从《红楼梦》中“两位湘妃”与“两位凤凰”的对比切入,层层剖析,展现出曹雪芹笔下精妙绝伦的人物塑造艺术。  

魏颖副教授首先以“潇湘妃子”林黛玉和史湘云为例,从湘妃典故入手,解读两人在才情、性格上的对比与映衬。她指出,林黛玉的孤傲与史湘云的豪爽看似对立,却在“兼美”中构成了和谐的审美格局。课堂上,魏颖副教授旁征博引,结合判词、诗会情节,生动地呈现了曹雪芹如何通过“湘妃”意象,将两位女性的悲剧命运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  

随后,课程讲授转向对“凤凰”意象的探讨。魏颖副教授将王熙凤的“假凤虚凰”与贾探春的“真凤凰”进行对比,深入分析两人在治家、处世上的巨大差异。她以“抄检大观园”和“探春理家”为例,通过细节对比,揭示了封建末世中女性的挣扎与觉醒。课堂上,魏颖副教授还引导学生思考:“《红楼梦》中构成对比映衬的典型人物还有哪些?”学生们积极发言,课堂氛围热烈。  

课后交流研讨环节,老师们围绕课程展开深入探讨。学校督导专家对本次公开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课程升级提出了宝贵建议。范明献院长称赞这是一场非常成功的示范课,文学味很足,科研味很足,建议加强与学生互动,进一步深化提问。罗军飞书记认为课程理论与主题结合得恰到好处,建议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上更加具体,让课堂教学目标更加明晰。

此次公开课在听课老师们的热烈研讨中圆满落幕。魏颖副教授的精彩讲授,让师生们领略到《红楼梦》中典型人物对比映衬艺术的精妙之处,也引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教学的深入思考。

                                     撰稿人:唐瑞璇

初审:曹文珍    复审:曹修禺    终审:刘新少

2025-04-23 18:43

编辑:曹修禺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