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新文科:中南大学数智时代新文科教育发展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5年11月12日下午,由中南大学本科生院主办,人文学院承办的“中南大学数智时代新文科教育发展研讨会”在麓南校区人文学院文法楼329会议室成功召开。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唐贤清,山东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办公室执行主任申树欣,本科生院副院长张柯、陈国雄,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罗英姿,地方治理研究院院长彭忠益,冶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秦毅红,来自我校文科各二级学院的8位院领导等出席会议。会议聚焦中南大学新文科建设创新理念与实践路径,关注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发展,全面提高新文科人才培养质量。

人文学院院长范明献致欢迎辞。他指出,人工智能代表科技的发展方向,数智时代背景下,文科教育正面临深刻转型。他表示人文学院一直以来秉持着“厚植基础、促进交叉”的办学宗旨,积极探索新文科发展之路,期待以本次会议为契机,交流探讨当前学院新文科建设面临的问题。

唐贤清围绕“新文科的创新发展之路”作主旨报告,从“当前的形势与文科的处境”“文科专业存在的问题”和“走向新文科的实现路径”三个方面展开。他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给文科专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文科专业仍存在学科壁垒,与智能科技结合不够紧密,未来要加强学科融合,深化技术赋能,推进新文科建设服务实践,适应社会。

申树欣以山东大学的实践为例,提出深化新文科建设的若干思考。她指出新文科建设的改革方向:一是回归教育本质,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促进知识融合,构建一体化的知识体系;三是推动教育数字化,重塑人文社科教育形态。

商学院副院长毕文杰、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鄢宏福、法学院副院长彭中礼、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志榕、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争春、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晓飞、体育教研部副主任余玲、人文学院副院长龙丹分别从各自学院的实践经验出发,探讨适应数智时代的育人模式与培养方案,希望依托学校理工科优势,探索出一条新文科建设的新路径。

专家领导对各位教师代表的主旨报告做出点评并进行研讨。秦毅红表示各学院要抓住自身特色,突出亮点,走好新文科发展之路;彭忠益指出要继续深入探讨新文科理念,推动学科发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罗英姿提出新文科背景下如何推进学科交叉发展的问题要进一步探索;申树欣表示希望能加强校际间合作,共同探讨有中国特色的文科发展之路;唐贤清提出要让新文科建设与实践、社会紧密结合,深入思考新形势背景下,文科专业“变”与“不变”的问题。

本次会议是数智时代中南大学新文科教育发展的一次深刻研讨,推动了学校新文科建设的实践探索,为学校新文科工作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曹晏萌

图片:张雨欣 乔欣然

初审:龙丹 袁俊    复审:曹修禺    终审:刘新少


2025-11-13 22:08

编辑:曹修禺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