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上午,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重点学术丛书《唱出来的文学史》在中南大学潇湘校区毓秀楼和声堂隆重举行首发式。活动由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丛书主编之一成娟阳主持。

省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高山,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彭立威,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委员、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亦翔出席活动。多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高校、出版机构、媒体的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学术盛事。
《唱出来的文学史》是湖南教育出版社重点打造的学术创新项目,由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成娟阳副教授、杨雨教授共同主编。丛书由中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多位教师撰稿,共分四卷,分别为“先秦”(成娟阳著)“汉魏六朝”(常恒畅著)“唐五代”(习婷著)“宋”(杨雨著),以及正在撰写中的“元明卷”“清卷”(晏选军著)。该丛书以“唱”的视角重构中国文学史的叙述方式,从声音、表演、传唱等维度切入,探索文学在社会传播与文化实践中的生命力,力图突破传统文学史撰写的单一范式。


《唱出来的文学史 先秦卷》 成娟阳著

《唱出来的文学史 汉魏六朝卷》 常恒畅著

《唱出来的文学史 唐五代卷》 习婷著

《唱出来的文学史 宋卷》 杨雨著
成娟阳在首发式上介绍了丛书的整体规划与学术理念。她指出,“唱出来的文学史”不是比喻,而是一种研究姿态,她希望,让文学史回到声音现场,在传播与接受中焕发出新的生命,使文学史真正“被听见”。

周亦翔表示,中南大学人文学院与湖南出版集团在学术出版领域保持着长期而紧密的合作,联合推出了《诗画桥》《物语诗心》等多部具有影响力的学术研究与文化科普作品。《唱出来的文学史》的问世,是双方合作的又一次精彩呈现,令人倍加期待。

中山大学吴承学教授在发言中特别肯定了该作品的学术价值与出版意义。他指出,这部由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集体完成的成果,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一次认真的探索与实践。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催生跨界知识需求的今天,该作品在坚守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大胆突破文学史的传统书写逻辑,充分借助文学与音乐的同源共生、融合发展的特点,实现了专业知识更高效、更广泛的传播。

《唱出来的文学史》的出版,标志着文学史研究在叙述方式与传播形态上的一次全新尝试。丛书团队计划未来能结合高校课程建设、诵读表演、文化传播等形式,让文学以声音的方式走向课堂、走向公众、走进生活,让更多人“听见”文学之声。
撰稿:曹修禺
图片:高源鑫 曹修禺
初审:龙丹 复审:曹修禺 终审:刘新少
2025-11-13 22:22
编辑:曹修禺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