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师生赴重庆参加中国新闻史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

11月21日至23日,学院院长范明献,教授盛虎,副教授欧阳云玲,特聘副教授孙桥,博士研究生谢伊淇,硕士研究生王邦安、周艳红参加中国新闻史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本次会议在重庆举行,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四川外国语大学主办,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重庆国际传播学院)承办,中国新闻史学会各二级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四川外国语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协办。

undefined

在22日下午的分论坛中,范明献教授做了题目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跨学科课程建设现状与进阶路径》的报告,基于对国内实施跨学科培养的样本高校培养方案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指出国内高校在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中存在显著结构差异,提出应加强多样化课程设置与跨学科实践能力培养。

在编辑出版史专业委员会论坛,盛虎教授担任第一场的点评人。在23日的第二场分论坛中,他围绕《从模态创新到知识生产:出版业融合发展的深度探索》,深入分析边界拓展的出版业融合发展态势,就知识生产的数智出版运营创新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总结了数字经济生态的知识治理嵌入方式。

在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论坛上,欧阳云玲副教授与谢伊淇同学做了《医生博主新媒体账号的传播特征与优化路径——基于抖音平台的框架理论分析》的汇报。该研究采用内容分析与案例分析方法,从高、中、低三个层次系统剖析医生博主新媒体账号的内容生产特征、传播困境与优化路径。

在博物馆与史志传播专业委员会论坛上,特聘副教授孙桥与周艳红同学汇报《代言人还是讲解员?不同类型虚拟数字人对消费者博物馆旅游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探讨文化数字化背景下数字人作为博物馆创新载体,对消费者博物馆旅游意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

在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论坛上,王邦安同学以《拟家人交往:驻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关系构建方式——基于对广西 L 县的调研》为题,将驻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关系构建过程归结为历经“认识发生-联结缔造-认同达成”三阶段的拟家人交往。

23日上午,范明献教授参加以“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为核心议题的院长论坛。论坛上,他介绍了学院传媒学科发展情况,分享了数智时代传媒类专业改革的思考,汇报了学院传媒类课程体系优化、国际传播实验班探索与微专业建设经验。

据悉,中国新闻史学会成立于1989年,是国内新闻传播学唯一的全国一级学术团体。学会学术年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是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覆盖范围最广的品牌学术会议。2025年学术年会以“信息革命•全媒传播: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背景下的中国新闻传播学”为主题,设有一个期刊主编论坛、两个院长论坛和二十三个专业委员会分论坛,邀请新闻传播学界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就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成就和经验、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凝聚学术共识,推动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和教育的创新发展。


撰稿:王邦安

图片:王邦安

初审:范明献    复审:曹修禺    终审:刘新少

2025-11-24 20:04

编辑:曹修禺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