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北京大学中文系姜涛教授应邀来到人文学院,以“从几首‘街头的诗’看现代诗人的‘位置’”为题作学术讲座。来自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100多名师生参与了本次学术活动。讲座由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吴宝林主持。讲座伊始,姜涛对本次讲座题目“从几首‘街头的诗’看现代诗人的‘位置’”中的“街头的诗”进行了破题,“街头的诗”并非我们熟知的以田间的诗歌为代表的、在抗战时期发挥重要战斗作用的...
2024-11-0911月8日晚,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铃木将久教授应邀来到人文学院讲学,主题为“竹内好与中国”。中南大学吴宝林副教授担任主持人,北京大学高远东教授、复旦大学倪伟教授和张业松教授参与对谈。我院80余名师生到场交流学习。铃木将久将竹内好的生涯具体分为战前、战后与安保斗争后三个阶段进行说明,从而讨论竹内好要认识的是怎样的中国,采用了什么样的认知方法以及他的言论在何种意义上获得成功或遭到挫折。具体来说,竹内好要理...
2024-11-092024年11月7日,“新视野·新史料·新方法:胡风与七月派”研究生学术论坛在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由中南大学人文学院、中南大学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研究中心主办,由《文艺研究》《新文学史料》《中国文学研究》协办。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山东大...
2024-11-0811月4日晚,首都师范大学黄树先教授,于新校区A座124教室应邀开展了“乡土文献与地方方言”主题讲座,该讲座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南大学)系列讲座,由中南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贺天琪主持。 讲座伊始,黄教授从比较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入手,从两者在学术层面上的差异性引出:方言作为普通话的一种变体,具备自身完整的,独立的体系。黄教授强调,应将方言视为一种语言,对其予以充足的重视,而不应矮化其语言地位,指出了方...
2024-11-0410月31日下午,“洊至中南”传播论坛在中南大学新校区举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廖圣清应邀为我院师生讲授最新研究成果,讲座题为“国际群体传播研究的内容分析(1982-2022年):基于知识流动理论”,讲座由我院院长范明献主持。廖圣清从研究背景与目的、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发现、结论与讨论五个方面讲解了基于知识流动理论的国际群体传播研究,并详细介绍了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廖圣清指出,从19...
2024-11-02
|